台州洋垃圾大火引关注 沿海城市为啥对洋垃圾说对
前天深夜的一场火,让消防员疲惫不堪。
起火的是位于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内的一废旧金属堆场,建筑面积约为9000平方米。
火是从前天晚上11点多烧起来的,直至昨天凌晨4点多,火势才仅仅被控制在该起火堆场范围内。
燃烧物质主要为铜、铝、铁等废旧金属垃圾,“也就是俗称的洋垃圾。”消防员说。
接到火灾报警后,台州消防支队紧急调集了路桥、开发区、椒江、温岭等地的消防力量,共有14辆消防车、70多名消防员,以及40多名社会救援人员等。
但扑灭这场火的难度实在不小。
截至昨天晚上9点半,火势仍然没有完全扑灭,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报告。
“洋垃圾”着火?听到这样的消息,我很是担心。
综合之前的有关报道,落后工艺拆解洋垃圾,其环境危害主要包括,空气和水的污染。
报道中用电脑做了例子:一台个人电脑,它所需使用的700种化学原料中,有一半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——若把电脑器件烧化处理,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有毒气体,对空气造成污染,最终形成酸雨。铅如果进入土壤就将污染水源,危害人类、植物和微生物。
用同济大学固体废弃物研究所所长何品晶教授的话说,由此被污染的土地和水,“100年也恢复不了。”
对此,快报记者咨询了台州市路桥环保分局工作人员王先生。
他表示,这次着火的,里头并没有电脑之类的整件电器,也不是大家平时所理解的电子洋垃圾,这次燃烧的主要是含有金属和塑料等的废五金。
他们也派出了环保人员,并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。
比如,针对消防员扑救火灾产生的“废水”,他说,已通知企业方注意收集,统一处理。
被火烧过的废金属残渣等,也均已在环保部门的监管下,届时都会拉到别的地方,作集中妥善处理。
而对于空气污染,他们则实时监测,但截至昨天中午,还尚未发现周边环境有超标的情况。
在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指数(AQI)发布平台上,离火灾现场最近的空气监测点位于路桥田洋王。
昨天下午1点,其显示的结果为:空气质量指数:77;空气质量等级:良;首要污染物:颗粒物PM2.5;对健康影响情况:空气质量可接受,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对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较弱的影响;建议采取的措施: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应减少户外活动。
王先生表示,一旦发现超标情况,会及时向社会公布。